類型:角色扮演
大。740.8MB
評分:9.8
平臺:
貪婪洞窟2反擊技能攻略
我個人認為“反擊”技能的應用有兩種情況:
1.戰(zhàn)斗開始反,就是指反擊怪A你的第一下,刷出護盾,多用于無傷打小怪。
2.戰(zhàn)斗中途反,刷新護盾,多用在精英和小大boss身上。
具體內容:
1.技能少的時候反擊技能按鈕在充值按鈕的位置上,動不動就在進入戰(zhàn)斗前按上了,打開了充值窗口。
2.有時候網(wǎng)絡不好有延遲,還是說技能不能取消攻擊前后搖?反正有時按上了不馬上釋放。
3.“混亂”和“迷霧籠罩”狀態(tài)(不知道后面幾十層中還有沒有)下反擊無效,你成功了他會提醒你“技能冷卻中”,沒有護盾,沒有護盾,沒有護盾,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4.釋放技能的時候恰好在“眩暈”、“冰凍”等debuff(同樣不知道后面有沒有其他類似debuff)下,無法攻擊,自然無法反擊。
5.再有就是技能描述是反擊成功后添加護盾,所以說,反擊的那一下要是miss了,也是沒有護盾的。要是地圖中有個加靈敏buff的精英怪,一定要先把他滅了。
6.反擊是針對物理攻擊的,有的怪有可能先給你附加debuff(相當于法術),所以有概率反擊不成功。例如火蝠、土人、巨型水仙等。
首先說第一個【不A就反】。
簡單來說就是進入戰(zhàn)斗后不A出第一下,就用反擊技能。A出來了再反就會被怪A,不能無傷。
處理這種怪的操作有兩個:
1.極限操作。需要手速和網(wǎng)速,簡單來說就是按完方向鍵進入戰(zhàn)斗后立馬按反擊技能,基本上就是反擊技能圖標出現(xiàn)的瞬間按下去,但是不要太快,過快反而點不上。這一類的所有怪物都可以用這個操作解決掉,并且基本無傷。
2.手殘操作。反應跟不上怎么辦?先吃一波傷害,再反擊就好了,妥妥的穩(wěn)。也可以看成是變相的“先A再反”。
適用于這種打法的怪——異鼠、洞穴水蛭、業(yè)火、火蝠、泥漿怪、火焰蛛、血牙(10小boss)、怨靈、尸犬、寄生寶箱、渡鴉、死神飛虱。
接下來是第二個【或A或不】。
簡單來說,就是既可以用極限操作解決,也可以先A一下貪一波傷害再反擊,都是在怪普攻前的操作,無傷,所以熟練后建議先A一下。
適用于這種打法的怪——流放惡魔、火妖、小石怪、速龍、荊棘龍、石龍、臭臭花、刺骨獵人、多頭蛇。
然后是第三個【A完再反】。
簡單來說,就是先A一下或者幾下再反擊,這種怪物要不就是攻擊前搖比較長,要不就是穩(wěn)定先放技能的。
適用于這種打法的怪——迷失冒險者、水龍、掏心魔(20小boss)、巨魔(30大boss)、木妖、巨石傀儡、堡壘、甲龍、土人、防御機械L-2型、魔人古列(60小boss)、毀滅者(60大boss)、曼陀羅草、巨型水仙。
最后是第四個【不知咋A】。
簡單來說我也不會,就是以上三種打法都不太適用,這類怪的攻擊模式基本上沒有規(guī)律可言。
適用于這種打法的怪——瑪麗安(30小boss)
反擊技能的釋放要選好時機,一般有三個依據(jù):動畫、音效、傷害。
1.動畫。
簡單來說就是人物的攻擊動畫和怪物的攻擊動畫,但是由于每個怪的都不一樣,所以以人物的動畫為主。
劍盾的攻擊動畫有兩種——從左往右砍和從上往下砍,反正都是砍砍砍,都是先“蓄力”再“揮砍”。
所以反擊的時機按照動畫來算的話分為這么幾個:
一是蓄力時反擊。這個其實就是極限操作,因為你反應沒那么快,反擊也有動畫,所以極限操作就是在蓄力的時候按下去的,看上去的效果就是反擊取消了揮砍動畫。
二是揮砍時(或結束時)反擊。這個也屬于極限操作也屬于“先A再反”,揮砍初期、中期反擊打不出第一下普攻的傷害,
揮砍動畫播放完(或快播放完)的時候反擊才能打出第一下傷害。
一般劍盾角色戰(zhàn)斗時動畫、音效、傷害的先后順序是:進入戰(zhàn)斗→蓄力→揮砍+攻擊音效→打出傷害→顯示傷害數(shù)字。
或者你也可以分的詳細點:蓄力時、蓄力結束時、揮砍時、揮砍結束時。個人感覺沒必要,因為0.5s其實也挺長的。
2.音效。
這個簡單來說就是攻擊音效,以這個為依據(jù),其實它和揮砍時間是相同的,也分為兩個:
一是聽見音效后反擊,常用于“先A再反”,比較舒服的一種反擊方式,能A出傷害來。一般來說音效出來了,傷害就打出來了。
二是讓反擊和音效一起出來,就是說你按反擊按鈕的時機就是音效出來的瞬間,這個也能A出第一下傷害來。
多用于“或A或不”里面想A一下但是又比較難反的那幾個——速龍、荊棘龍、臭臭花、刺骨獵人等。
3.傷害。
這個和音效的差不多,不過多贅述,就是相當于音效來說反擊時機慢了一點點,一種是傷害數(shù)字顯示出來后反擊,另一種是反擊與數(shù)字同出。
多用于“A完再反”里面比較慢的——巨石傀儡、堡壘等。
50%
我支持
0
50%
我反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