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大。
評分:
平臺:
標簽:
作為呂小布領銜的目前最火蜀魏混搭,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陣容的武將搭配
馬超 趙云(爆發(fā)輸出) 司馬懿(控制+輸出+半坦克) 曹操(純坦克+半輔助) 黃月英(小控制+回復)
如果把趙云每回合回2怒算上一個持續(xù)輸出的特性,那么這個陣容就大體上兼顧了一個好的陣容所有的要求。當然如果把兼顧所有方面就做為一個好陣容來算是比較缺乏說服力的,以最主要的屬性“輸出”出來算,我們大概分析一下這個陣容。
假設第一個回合馬超輸出是2.0(第二次怒氣1.0),趙云算2.0,司馬懿1.5,曹操和黃月英是0,那么第一輪這個陣容整體的輸出大概在5.5左右,接著第二回合馬超普攻算0.5,趙云1.0,司馬懿0.5,以4回合2輪怒氣2輪普攻來算,這個陣容大概的輸出在14左右,當然這個數(shù)值只是大概參考,實際上因為曹操回怒或者趙云擊殺回怒等原因這個數(shù)值只高不低,那么14這個值高還是低呢,我們需要做一個對比。
以傳統(tǒng)蜀國四虎劉備做對比,張飛怒氣1.0普攻0.5,關羽怒氣1.0普攻0.5,劉備怒氣0.5普攻0.3,那么4輪下來四虎劉備陣容輸出在17.6左右,同樣是只高不低,那么是否說明四虎劉備輸出上比上面的蜀魏混搭要高呢,實際上是錯誤的,這里就涉及到一個有效輸出的問題。
只有活著或者不被控制那么才能輸出,能打出來的輸出才叫有效輸出,打不出來那只是理想輸出而已,因此一個陣容輔助+控制越多那么能打出來的有效輸出就越接近理想輸出。
以傳統(tǒng)雙限時魏國為例,郭嘉司馬懿張頜曹操張遼,五個輸出點理想輸出肯定是比蜀魏混搭要高的,可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魏國玩家玩到后期都感覺陣容輸出不足,沒有傷害,大概看一下就知道,這個陣容一沒有回復二沒有純輔助(曹操的意義更多作為坦克),這就代表實際上武將存活率比較低,特別懼怕后手,實際輸出和理想輸出差距非常大。(少數(shù)時候依靠強大的控制可以做到實際輸出很高)
從這個點就可以看出來,搭配一個陣容不是主力越多,輸出點越強這個陣容就越強,要考慮到實際輸出和理論輸出的差距,例如張頜、袁紹等,本身輸出天賦非常強,如果能存活下來輸出非常高,可實際上有可能第一個回合就被秒殺了,所以后期許多玩家選擇替換他們。因此最少1-2個輔助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輔助多了會不會更好呢。
最近比較流行的一個陣,趙云 關羽 黃月英 劉備 貂蟬,趙云怒氣2.0普攻1.0,關羽怒氣1.0普攻0.5,劉備怒氣0.5普攻0.3,四回合算下來大概10.6的輸出,輸出比較低但是為什么經常逆襲呢,簡單看一下黃月英+貂蟬,回復加減傷,劉備有光環(huán),實際輸出還要高一些,有2個純輔助+1個半輔助,使得這個陣容實際輸出與理想輸出差距非常少,在不減員的情況下就會逆襲一些理論輸出較高實際輸出較低的陣容。
那么是不是輔助越多實際輸出越高陣容越強呢,也不是,這個陣70%甚至更高的輸出在趙云身上,當趙云輸出受限時,例如和趙云(至少3回合)、小喬對線時整體實際輸出就會變得非常低,只有劉備和關羽的輸出就會導致陣容實際輸出變低,因此在逆襲別人的同時這個陣容也會被低戰(zhàn)逆襲,不適合追求穩(wěn)定的玩家。
50%
我支持
0
50%
我反對
0
上一篇:貓和老鼠手游黑屏、閃退解決方法